也许是因为他上了一个多学期的大学?
她点点被他打上圈的几个词,“你还有什幺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想去深入了解的?这些作为主题都有点儿俗套了,如果要选,我们要往你喜欢的或者擅长的部分向内发展才行。”
虽然是问他,但姜辞的手中的笔也敲打着自己的大拇指最后一节关节。
这是她思考时不自觉的小动作。
好的老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兴趣点,还要从和学生普通的对话里发现有意思的点,继而帮助他们发散、完善成一个完整独立的项目。
杨一诺虽然并没有像国内艺考的学生有着基本的功底,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思想和表达也没有局限在那些公式一样单调死板的排线与笔触里。
思想决定了作品的上限,技术决定作品的下限。
他的上限很高,这就足够难得。
姜辞只是看了他之前作品的照片,便非常同意罗优说的话——他的申请结果绝对不会差。
艺术创作是私人的,也是充满好奇和欲望的。
那些名字能漂洋过海流传百年千年的画家和艺术家都不是幸福,或者说不是满足的。正是这种不满足,以及延伸来的各种消极感情和欲望,无尽的催发了他们的创作。
所以有个性的人总是更能找到想要表达的东西。
而艺术也是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隐晦得近乎于完美的形式。
没人能完全理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论是美术、音乐、还是设计或是摄影和视频。
虽然有些寂寞与悲哀,却也让人无限迷恋这种秘密的表达。
就像姜辞。
她充分享受又满怀感谢世间有艺术这门学科的诞生。
而她也能感受到他的困惑,和藏在作品底下的一点风浪的痕迹,让她想要一探究竟。
杨一诺喜欢的东西挺多。
他喜欢打完球后的冰可乐,喜欢刚拿到手的黑胶唱片,喜欢秋冬骑车时扑在身上的冷冽的风,喜欢和朋友们游戏到半夜时的街道……
她的上课方式和罗优不太一样,杨一诺并不意外几个月前想好的内容没被选中一个,但太多的东西他也说不出来。
“我喜欢人,但又不喜欢人。”
很奇异的,杨一诺觉得Sigrid能懂得他的意思。
而她果然没让他失望。
一节课下来仍然没聊出什幺能用在项目上的东西,杨一诺倒是不急,姜辞也急不来。她换了方法,这次只聊,不怎幺看,聊到后面也不单纯是为了项目,更多的是对他的话的好奇。
临走前姜辞叮嘱道:“虽然还是没聊出来什幺具体的,但是sketchbook除了写还可以画一些平常看到的人,或者想到的东西,或者做点collage✻。”
杨一诺点头应声,想了想问道:“Sigrid,你之前说你出差,那段时间是给其他学生上的网课吗?”
“对的。”姜辞擡头看他,“你过几天不在岚城吗?”
“可能不在。”下一次课如果是在周末的话。
“应该不会去很久吧?”她小心问道,实在是被之前一个学生默不作声在截止申请前跑去玩了两个星期给搞怕了。
杨一诺弯了眉眼,“不会。我去看我姥姥姥爷,就在宁城。”
姜辞放了心,“那没事,你和教务老师说一声就行。如果你不想换时间,我们就上网课,如果你觉得无所谓,那我们就下下次再一起上课。”
杨一诺点点头。
他喜欢她说话的感觉。
不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你怎样我怎样”,是“我们怎幺样”。
__________
*collage: 拼贴。指将纸张、布片或其他材料贴在平面上,创作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