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择医为职之缘由

人一生中只有两个阶段能称为大事。

那就是出生与死亡。

这两件大事都会触动很多人的情绪,而这些情感往往是相互对应的。高兴和悲伤、兴奋和失落、充实和空虚…还有更多更多复杂的情感,都是众人会经历的。

在医院,无时无刻都能体会到生死的来去,能感受家属或喜或悲的情绪。

一开始选择医学院,只是因为成绩好而已,跟兴趣无关。

蔚藤从小到大被众人追捧,不仅仅是因为高于常人的颜值,还因为她出生于知名的书香世家。

她的父亲是国内有名的教授,母亲则是一间大报社的总编。按理说她应该遗传两人的文学气质与多愁善感,例如看见落叶就要想到万物沉寂、生命萧索,令人感伤;或是读到感人的文学作品时能心有戚戚焉,恨不得用几万字抒发满腔情意。

但她没有。

她出生时不哭不闹,被护士拍打时也只是轻蹙眉头,掉了一滴眼泪。当时她父母以为孩子不正常,急得差点哭了,直到医生再三保证孩子没有问题,才勉强止住泪水。

她智商很高,与天俱来的理科脑袋让她逻辑清楚、能轻易掌握各科的重点跟解题方法,就这样一路以最高分念到高三毕业。

因为分数高,她遵从各个师长与父母的愿望,进入门槛最高的医学院就读。

从此,她就再也没拿过第一名。

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医师前,必须高分修过许多科目,系上教授大刀都拿得很高,基本上都是从八十分就开始砍,八十分以下就只能被当,不能继续读之后的进阶科目。

当时系上有一门课叫作「沟通与同理心训练」,授课内容是培养医师心理的坚韧度,必须在看诊时用同理心对待病患及其家属、耐心与他们沟通,让病人在与医师的相处中得到认同感,才不会抗拒动手术。

蔚藤在第一学期结束,拿到成绩单时,才发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她的解剖学、内科、外科等等,各项成绩都非常优异,甚至因此被系上教授们取了个『天才』的称号。但唯有「沟通与同理心训练」的这门课,她的分数低到不可思议。

听说这科的教授原本是要当掉她的,却挨不过外科教授的要求,说是别糟蹋人才,只好勉强让她过。

「你确实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可是你没有心。」

从医学院毕业的那一天,负责沟通训练课程的那名教授在仪式上这幺对她说。

「没有办法对病人的状况感同身受,就算你再怎幺优秀,你也成为不了一名好医生。蔚藤,你的心生病了,你跟别人都不一样。」

后来,她遵从该名教授的建议到医院做精密的检查,才发现原来自己患有情感障碍症。

拿到那张单子的时候,她下意识的摸着自己的心脏。

这里明明在跳动,也有沉甸甸的感觉…她想证明自己只是情感冷漠了点,并不是没有心。

当年毕业的医学生几乎都往医美、儿科、妇科去了,外科严重缺人,那名外科教授一直求她加入,她便点头应允。

担任住院医师时期,第一次开刀就是与这名教授一起。

病患在家门前被大货车辗过,身体几乎扭曲骨折、严重失血,送来医院时已经陷入重度昏迷、瞳孔放大,但是担任主治医师的教授没有放弃希望,还是不停输血急救。

历经两个小时的抢救,该名病患还是过世了。

她的护目镜、手套、手术衣满满都是血,其余医疗人员在确认患者无生命迹象后,又快速赶至别房辅助。

蔚藤转头看着蹲在一旁的指导教授,发现他抱着头,双眼充血,喃喃念着:「如果再早一点送来,我一定能救活他的,至少他能撑过今晚…」

她站在一旁,等待教授把心态调整好。

教授看她眼睛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轻叹了一口气:「蔚藤,我真羡慕你阿。」

「也许没有同理心,更能成为一名好医师呢!这样就能坦然面对生死,心情不受到影响…你知道吗?我年轻的时候还得常常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在眼前逝去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

蔚藤没有回话。她确实不能明白那种感觉,但是想救活病患的决心,她自认不低于任何人。

「…善用你的优势,去救更多的人吧。」末了,教授拍拍她的肩膀,头也不回的走了。

两年后蔚藤被调动到市立医院,就再也没有见到这名教授。

这段期间她努力救治病人,因为手术几乎没有失误,她的名声渐渐传开,成为许多家属指名动刀的医师。

因为她俊美的外貌,常常有一些女性明明没生病却刻意前来看诊,只为了见她一面,导致她成为全院看诊人数最高、速度也最慢的医师。但她一直固守岗位,没有丝毫不耐烦,用专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病人。

她的优异表现并非源自于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是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感。

直到有一天她接到一通电话,从此改变她对医师这个身分的观念。

(番外    择医为职之缘由    完)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