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秋擡头望向眼前这棵大树,不知为何,心里忽地现出一种感觉,朝思暮想的执念,也不过如此。

当时还是孩童时,曾听见山脚下的人们说,黔芦山上有仙树,千年不枯,只需摘得一叶便可永葆青春,精神焕发。

至于这个传言由何而来,已无从考据。身边最长寿之人也不越百岁,于是这棵仙树的趣谈便口口相传至今。期间有过一心求永生者、荒废年华的悔恨者、鬼怪奇谈的收集者等等,先后奔赴于此,但大多无功而返。逐渐地,仙树已被外界人所淡忘,就连供奉的牌碑,也慢慢地被风沙腐蚀,独留残石。

但阿秋心中仍保持着对仙树的敬畏之心。每年七月,都会来此参拜仙树。可今日却不如以往,只望向一眼大树,便感觉自己的心里像空了一块,话到嘴边再也说不出口。

正叹气打扫尘土时,不知从何出现一名老妪,步履蹒跚地走近仙树,欲上树摘下高处的叶子。见此,阿秋下意识地连忙上前制止。

“妹妹,你莫怕。我与这仙树的神灵相识,就取一片叶子续我这残命,不会害树的。”

“老婆婆,你取这树叶又与我何干,我是怕您行动不方便。你要摘,我替您去,可否?”

老妪见阿秋神色真诚,便点点头,接过搀扶的手,在一旁的石块上歇息,边指导她摘下最顶处的新叶。阿秋虽不善于上树,但这仙树却与普通树不一般,在老妪的指导下,她不费力地就取得了叶子。

还没等阿秋站稳,老妪眼尖手快地一把从她手中抓过叶子,生嚼几口立马咽下去。见女孩面有愠色地看着自己,老妪也不羞愧,反而笑呵呵地拉着她坐下,为她讲了这仙树的故事。

数年前老妪的孩儿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却从此不良于行,身体每况愈下。母亲见往日意气风发的孩子如今形如枯槁,心疼不已,想起年幼时听闻的传言,来到这黔芦山上采叶。救子心切的母亲一时贪心,连枝带叶地摘下一箩筐,引得大地震怒,天云变色,连连降下数道落雷,将她劈晕在地。

恍惚间,忽闻到周围一阵幽香,强撑着微微睁眼,看见仙树旁站着一女子,虽看不清面容,但其娉婷袅娜的身段,俨然与常人不同。女子走近,风吹仙袂飘,黑发如瀑,并未挽髻;丹唇微启,似笑非笑;明眸皓齿,如小溪流水般柔情,又如银河流火般无情,似怒非怒。妩媚而不俗,鲜灵而不妖,非世间美物可比拟。

恐仙子怪罪,她连忙解释。没想到仙子只微微一笑,示意她无需道歉,同时俯下身来为她治疗身上的灼伤。说来奇怪,虽然得到治愈的是她的外伤,不知为何她却突然感觉内心如释重负,从前的忧虑不复存在。她好奇,不禁出口询问仙子施了何种法术。

仙子不语,只递给她一片树叶,便消失不见了。叶子上的经络似乎是什幺文字,母亲回家向孩子讲述了这段奇妙遭遇,孩子细读叶上的文字后,惊叹不已。

原来,仙树系天宫的桃仙亲手植下,意在净化人间的浑浊之气。仙树吸收邪气后,不但没有枯死,反倒是生长得枝繁叶茂。桃仙赞许仙树不堕,特赠予仙树一丝神魄。不曾想这一分仙魄却是吸引了地下的阴魔前来,将一分魔魄强加于树上,使得其体内的邪气成为滋养魔魄的工具。就这样,仙魄和魔魄在树内斗争了千余年,竟融合地不分正邪,长为一颗成熟的神元,让桃树修化成形。千年来作为仙道和魔道的工具人,成形后的它不再侍奉其一教派,而是入了妖道,自取名为桃叶,靠吸收万物之欲念来修道。

阿秋若有所思,还欲追问。老妪却摇了摇头,慈祥地说:

“语不可泄。若你对后事感兴趣,那每年这个时节便到这树前,为我摘来最顶处的叶子。”

喜欢本书,请将本站网址收藏

猜你喜欢